李建伟,美国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会员。当代知名景观规划设计师,“生态设计与艺术相融合”的引领者,主张景观设计最大限度作到人工结构与自然结构的平衡,以景观设计统筹城市规划、水利、交通、建筑等各项规划设计。现任东方园林景观设计集团(OL)首席设计师、东方易地、东方艾地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风景园林应该如何介入海绵城市建设?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海绵城市”的意义,以及它究竟能干什么?如何在中国这样特定的、资源和社会背景下实施这一,是业界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这是《聊设计》的第三篇文章。读过之后,希望你也能动笔写点什么,也许是你正在冥思苦想的项目、也许是你对旅行途中某处景观的赞美或是吐槽、也许是对某个热门话题的不同观点、也可能是你对设计未来的看法……或者干脆就是抛过来几张照片,几个字的点评,我们希望所有的这些都能够为你、为大家梳理思,设计的另一扇窗。
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关于你、你的设计、你的所看、所听、所感、所想,都可以拿出来在这个平台与大家分享,用文字和图片找到那个可以与你一起聊聊的同伴!
最近,业界喊得火热的“海绵城市”连连遭到多方面的,一是不给面子,雨季淹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另一些从水利、市政、甚至风景园林内部也传出了各种声音:究竟要不要做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否解决雨洪问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不妨冷静思考,看看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海绵城市”的意义,以及它究竟能干什么。
首先,极端的天气,如暴雨、海啸,那都不在海绵城市所能解决的范畴之内;那是,任何人没有办法预计。因此对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并不能作为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美国的雨洪管理也不是按照极端天气来设计的,因为局部和短时间的雨量根本无法估计。如果按此来评判城市建设,就意味着在很多地方建大都市根本就是错误的选择。有台风和海啸的地方都会面临很多暴雨的袭击;在火山区域、地震带上都可能出现极端的突发性事件。
其次,中国的城市密度大,给水留的空间小。过去的城市建设中,河道都是按照排洪要求而不是生态要求设计的,因此一到洪水季节就会变成地上河,只有靠加高堤坝来排洪。而且城市内部公共空间狭窄,地下管网危旧,也无法消纳过多的城市雨水。加上新建城区长期以来没有按照雨洪管理的规范要求建设蓄洪系统,大量的开发建设也造成土地硬化,自然排水系统消失,最终形成了今天这样城市水空间严重不足的局面。人与水争地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美国对土地开发项目实行雨水平衡的要求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一纸法律就解决了平常情况下城市雨洪的调蓄问题。但对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他们也没办法。谁也无法与作对。如一些沿海城市,在台风季节也是容易造成内涝,甚至发生大的。
要求做海绵城市是对的。可是在中国怎么实现海绵城市却是个难题。老城区的困难就不用说了, 即使是在新城区,这样的建设密度也很难做到。就算我们把绿地全部下凹也不一定能满足雨洪的要求,而且下凹的绿地会被水淹,不耐水的植物就会死去,这也就是园林部门抵制的原因。因此,解决中国城市内涝关键的问题首先是在空间上。只有通过空间规划,结合市政排水系统,才能解决城市相互矛盾的蓄水和排水的问题。其次是在竖向设计上,要做到合情、合理,融会贯通,既符合大的自然系统,也符合城市的空间结构。深圳为什么内涝这么厉害,就是因为过去的城市建设把山推掉了,地形不再有良好的自然坡度,排水就成了问题。为了快速建设而搞的“三通一平”造成的,是后人难以的。
回到天气的问题,设计当然要考虑各种天气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暴雨多发地,小城市也许很快就能把水排到周边的自然系统里,而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排水跟不上来水的速度,依靠电站强排往往也难以对抗突发事件。美国的就是典型,一个台风就能淹没整个城市。
海绵城市的实施要求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所有专业都改变过去的工作模式,把生态雨洪管理的要求融进自己的专业工作中去。海绵城市建设是个长期的事,是个实践模式的事,不是由谁主导、由谁配合,更不是做一两个项目就能完成的。曾经一些人鼓吹海绵城市应由水利部门主导,也有人说应由园林部门主导,甚至有人说做一两个工程,“海绵城市”就实现了……这都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说法。实现海绵城市对于我们还是个很遥远的目标,各行各业都需要努力。
城市雨洪问题非常严峻。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肯定要解决,事情肯定要做,可是找到合适的人来做,目前还有点儿困难。太多的人基本上是在瞎做。南宁是海绵城市试点单位,他们的做法是在我们刚建好的公园挖了很多坑……这是我亲眼所见,你到哪去?
不只是在中国,现在全世界关于低影响开发的研究都集中在技术和工程方面:铺装多用透水砖,大量建设屋顶花园、蓄水池、下沉式蓄水公园等等;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原有的植被,让城市地面有更好的渗透性;同时,增加一些垂直绿化,推广高效节能的建筑等等。然而,中国的问题还有其特殊性,不要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什么样的城市;每一个城市有什么特殊情况;以及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提出的海绵城市,基本与低影响开发一致,都是在强调建立城市蓄水空间,地上地下相结合,创造一个像海绵一样具有渗透、蓄洪、滞洪的水循环模式。如何在中国这样特定的、资源、社会背景下实施这一,才是业界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是气候特色。我们性季风气候显著,雨季集中,分布及其不均。西北部干旱严重,东南部暴雨集中,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态状况。这样就给我们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更加有针对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因地制宜”成了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每一个地区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技术措施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人文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其次是大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趋势。大城市化是亚洲国家的共同特点,也是中国这几十年来发展的现实。城市群的提出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方向。中国将会很快建设出几个世界级的大城市;即人口规模达到1500万以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的周边还会有约50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组成超大型的城市群。
第三是文化特色。中国城市建设各个部门负责各自的领域,从管理模式、地域范围,资金来源都是各负其责,互相之间很难协调。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需要协同处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分配、防洪抗旱、防风固土及景观生态及其和城市交通、产业、生活等等多方面的关系。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在哪?这些不是水利部门可以一家独大自行解决得了的,需要与城建相关的各部门的共同关注和协同合作。
首先是立法。海绵城市的实现不能简单的依靠技术规范标准,需要靠立法和管理。而且海绵城市技术规范并不是绝对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让这些过程有法可依,各地都遵照执行,每个开发商,每个项目都要执行。
第二,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应对办法不同。新城区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办法去调蓄雨洪,特别是留足蓄水的空间、合理的分布。而老城区的系统已经形成,只能靠拓展外延、加固、修缮地下管网,而不能大规模地改变内部结构。在适当的地方做些调蓄功能,但要形成系统还是很难的。
第三、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也不一样。在中国,北方缺水,南方洪涝。中国的雨水分布非常不平衡。试图用现行的一种规范和一种模式去解决所有问题是不行的。海绵城市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延续的过程,要根据当地的历史、现状条件、未来发展以及生态问题来决定可采取的措施。
第四、流域治理。水的问题实际上是流域的问题。河流不是单一的河道问题,流域内的每一块土地都会对河流造成影响。水的治理涉及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整个流域的问题。这就需要协调流域内产业、团体及各城市之间的互动及城市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流域规划,协作完成实施过程。
第五、景观需要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专业,协助处理自然与人工结构的融合与矛盾。景观可以和生态、建筑、规划、道联系在一起,和商业、居住等城市建设的任何方面相关联,使规划设计更加合理化、生态化和人性化。景观还可以在节约资源和生态的同时起到提升商业和土地开发价值的作用,使我们的水利、水生态项目成为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
第六、自然系统的。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城市及周边自然系统的分析和认识,一方面,要依靠城市内部自然系统的作用构建一个生态合理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生态格局;另一方面,要从更宏观的范围去看待和规划流域的水资源。自然的山川、河流、湖泊、湿地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工的设施再好,也要与自然系统相匹配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