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室内设计> 文章内容

专访:改造英国历史建筑的中国设计师胡如珊

※发布时间:2016-8-5 1:03:2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原标题:专访:改造英国历史建筑的中国设计师胡如珊

  新华网赫尔辛基9月17日电(记者李骥志张璇)随着中国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国际一流建筑设计师在中国中标已司空见惯。相反,中国建筑设计师在海外中标的例子却凤毛麟角。

  3年前,胡如珊与合伙人郭锡恩在英国拿下一个历史建筑改造项目,一度引发热议。近日,胡如珊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参加欧亚创意产业圆桌会议并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中标的经历。

  中标项目是位于伦敦市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早期是警察局,后来成为法院用地。现在,业主想要将地下部分改造成警察博物馆,地上部分改造成精品酒店。在全球招标后,由胡如珊与郭锡恩在上海创办的如恩设计研究室中标。

  胡如珊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不友好言论。她说:“早上眼睛一睁开,就看到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报道,第一感觉是非常生气。”

  她分析说:“可能是英国同行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的饭碗。可是,如果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公司中标,估计反应就不会这么激烈。有的文章直白地写着:中国人来了。”

  “后来一想,也许是件好事,”胡如珊说。“近些年来中国人经常被外国人指责,说我们只会抄袭,没有创意。这次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创意公司也能够做得跟他们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

  由于改造过程中涉及外观的修改,如恩设计几经波折,今年终于拿到最终的设计许可,为项目的推进扫清了障碍。胡如珊估计,项目可在两年后完工。

  此次会议期间,芬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建筑设计师慕名而来,与胡如珊交流思想,也希望分享打入中国市场的经验。胡如珊与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一看就是外国人,所以到中国会被高看一眼。”

  胡如珊告诉记者,中国建筑项目招标时,普遍更相信外国设计师。“的确,国外有很多高素质的事务所,但是国内也有很多好的设计师。如果业主总是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好,那么这些国内优秀建筑设计师就会丧失一些好机会。”

  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些变化。胡如珊在国内参与的几个项目中,客户既有外国投资人,也有地方政府。胡如珊认为,这说明国内业主眼界逐渐开阔,鉴赏水平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地从国籍、资质来评判竞标者,而是着眼于设计理念、与国情结合等因素全面评估,这为中国优秀设计师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更大舞台。

推荐:

关键词:胡如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