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环艺设计> 文章内容

《景观设计学》2013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19-3-23 14:36:5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第一类是御用设计师,其中的重要代表是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意大利人,本来是被派到中国传教的,结果却被康熙召进宫中,做了宫廷画师,放弃了原本伟大的理想,终生康、雍、乾三朝大帝。为了讨好,他甚至改变自己的油画技法和当时先进的透视学原理,而于的嗜好,人像都不能画阴影,甚至连作画题材都由指定。郎世宁的主要设计工作是参与园西洋楼的修建。他还专门向乾隆引荐了另一位天才——蒋友仁(BenoistMichael,1715-1774),法国人,原来也是被派到中国来传教的。他精通数学、天文学及物理。原本可让这样的大才发展国家之科学与济民之术,乾隆却不问问,蒋友仁受宠若惊地被召到宫中设计喷泉跌水等游戏,先做了谐奇趣的大水法,后又做了蓄水楼、养雀笼、黄花阵、海晏堂、远瀛观等等之水法工程,一干就是12个年头。以这样两位奇才为代表的外国御用设计师,皆可谓大才,本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作用,却不幸受困于,其设计作品留给的无非那些作为封建帝王品的汉白玉残石之类。

  第二类是明星设计师,这类设计师本来是以独特的个性和自成一体的风格而闻名于。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最早只出现在学院的教科书和中,中国的开发商和并没有邀请他们前来做设计,一来因为要价高——与当时中国设计师的价格相比,可谓天价;二来因为明星设计师往往有自己的个性主张,大多不愿领导的意愿而设计;三者因为少数中国开发商爱占小便宜,只要方案不愿付钱,而中国城市决策者又善于吸取各家优点,先请名家做方案,转身再交给言听计从的本地设计师综合方案,结果在国际上留下了不良名声,所以,名家并不愿来华做设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开发的推进,因为出让土地而富裕的和因为售卖楼盘而大发的开发商,开始大着胆子、一掷千金地邀请明星设计师。特别是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和人民币升值的近十年来,明星设计师更是不在乎自己的身份,纷至沓来,急于在中国的大小城市贴上自己的标签。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此后的各种规模的园博会、大规模的新城设计竞赛等,使中国成为国外明星设计师们的擂台和实验地。原本以特色和个性见长的明星设计师们,在中国被贴上了统一的国际设计师标签,稀里糊涂地成为城市决策者用以美化和标榜自己国际化和世界一流的道具。然而轰轰烈烈过后,他们只是在中国大地上扔下了一堆试验品,其中不乏建成近十年而未能被使用的,还有一些因为施工质量跟不上,导致刚建成已近残破,再加之大多数人不愿意背负高昂的费用这一包袱,因而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在结束之后,人走(领导换届)茶凉,徒留杯盘狼藉。

  第三类是商人设计师,这类设计师的目的很明确,来华设计是因为有利可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外国设计优于本土设计几乎成了社会的一种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是客观的事实。在这种崇洋媚外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开发商和城市建设决策者们便将外国设计当作。伴随着丹枫白露、香榭丽舍、塞纳维拉、里拉维拉等洋楼盘的出现,甚至西班牙小镇、意大利小镇、小镇、地中海小镇等也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欧美设计师便凭借其娴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在中国市场上大展所长。与其在本国小规模的修补设计相比,中国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建筑和景观在向他们招手。他们获得了明星般的礼遇,头像和夸张的简历被用作售楼书的封面而得到隆重介绍,更有甚者将其巨幅照片和设计手稿悬挂在飞机场和城市广场的广告墙上大肆宣传。为了扩展业务,这些外国设计公司在华成立了分公司,招聘年轻的中国设计人员,业务做得比其本国的本部公司还要大。与土设计师相比,洋设计师(无论)的收费都要高出很多。既然洋设计师如此吃香,一些国外学成归来的中国人,或者并没有留洋经历的土人,也纷纷开设了取了洋名的设计事务所,再请一两位欧鲁巴长相的做门面,有的甚至请专业演员来汇报方案。殊不知,中国开发商们所追求的并非外国设计师的品质,洋名才是其价值所在,因此,这些外国设计师也常常只被邀请做到方案阶段,施工图往往由当地设计师完成。

  第四类是苦行僧设计师,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极高的专业素养,他们虽不是当红的明星设计师,却集世界建筑、城市与景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之大成,拥有最先进的设计。他们以的眼光勇敢地剖析欧美城市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并希望这样的错误不要在中国出现;他们苦口婆心,试图处于发烧状态的中国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开发商,不要搞大街区、不要搞畸形的建筑、不要搞化妆的园林、不要搞美艳却无用的城市、不要修大马和避免对汽车的依赖,而要发展自行车和绿色交通、公共交通;他们充满热情地向中国的城市决策者们生态和可持续性,以及文化遗产的,呼吁中国的开发者们要爱护自己的家园,自己的老建筑和老城区;他们期望中国能界绿色设计中开创一个新局面,创造一种新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样的设计师和智者一批批来到中国,又一批批地离去。他们常常不被理解,甚至被:为什么你们美国人可以有高楼大厦、大马、开豪车,我们中国人就不能?在滚滚而来的大发展、现代化的飞速车轮面前,苦行僧们的游说和设计被一次次无情地碾压而过,留下一片哀嚎和叹不完的遗憾:要是当年能够听取那位外国设计师的意见该多好!我无数次听到中国的市长们如是说。由于对理想的和对错误观念的不,这些外国设计师们并未能在中国大地上留下许多的作品,但他们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决策者们的和价值观。什么是好的设计这一问题在这些的苦行僧设计师们和中国本土智者们的共同下,开始变得逐渐清晰起来。与其他几类有着众多作品的设计师相比,这些苦行僧设计师更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的是推动中国大地健康的正确。我对上述四类设计师都非常尊重,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或多或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包括提高中国设计行业的收费标准、提升设计师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推动技术的交流和进步。如果说我对上述其中的一些设计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某些遗憾的话,那是因为我实在感叹他们生不逢时,或者说,中国这个大甲方实在尚未具备其应有的品位和品质追求,来接纳这些优秀的国际设计师。与在中国实现精品设计相比,教育其甲方懂得欣赏设计乃是中国现阶段最急需的,也是我对外国设计师们的最大期待。也正因为如此,我尤其赞美第四类外国设计师——苦行僧设计师,要给他们立碑、立传,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建设和设计行业进步的最不能忽视的力量。

  人工形态衍生:广州高塔三角洲设计课程(杰弗里黄、特雷弗帕特、彼得奥特纳)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城市为设计、实验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和私人开发商的那些超大型且非比寻常的项目充满了,吸引了国外设计师纷沓而至。中外设计手法在这里相互交融,产生了很多混杂的“国际化”,、企业或建筑的形象工程构建了城市特征。中国的城市着争奇斗艳的各式标志性建筑物,也使得城市了特色和辨识度。本文所描述的情况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对所有的设计师来说,他们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即匮乏应对快速发展的战略。

  作为《景观设计学》的副主编,李迪华在此次中回应了筹划“外国设计师在中国”这一期主题的时代背景意义,随后对当前中国设计教育与从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并对外国设计师/设计公司在中国设计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职业态度做出了评价。

  作为第5届-深圳建筑双年展创意策展人,奥雷鲍曼在本次中就近年来外国设计师来中国工作的主要原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解读,并对中国未来新兴建筑形式做出了展望。

  本文以作者多年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为背景,以草场地为例,对中国的“城中村”现象进行了剖析,并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未来的设计领域将会迎来全新的“中国时代”。

  “他们”指历史上在中国从业的外国设计师,“他们”未曾变化,而“我们”却已面目全非。“他们”出现的契机恰是“我们”竭力成为“我们”的时刻。从时代开始,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产生重大影响的建筑师在自身语境里籍籍无名,但“我们”却在失去的恐惧之中杯弓蛇影,进退失据。学习本身或许并无问题,浸润着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中国土壤才是问题。回首建筑师在20世纪中国建筑史中的“得”与“失”,这样的忧虑并非刚刚发生,而是殷鉴不远。

  在飞速城市化的今天,中国因其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周期短等原因吸引着外国设计师前来。本文以中国景观设计教育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视角,评价了外国设计师涌入中国的现象,指出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甲方表现得日益,本土设计力量也在不断壮大等趋势。

  景观设计在中国属于朝阳行业,在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相对而言,的景观设计行业发展较成熟,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方面。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中澳两国在景观设计风格、设计、市场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旨在促进中国景观设计、职业教育、职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改进,以形成更好的行业发展和发展模式。

  AECOM是一家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服务的全球咨询集团,其规划+设计︱经济部门提供的服务包括: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生态规划、经济规划、战略规划,以及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此次中,AECOM景观设计总监保罗文森特布拉泽克介绍了AECOM在中国的景观设计实践,总结了AECOM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因素,对中国设计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设计行业的前景提出了见解。

  作为一家拥有50余年历史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司,EDSA在大型综合开发、旅游度假、居住、市政,以及公园与娱乐项目中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获得了广泛认可。此次中,EDSA董事B斯考特拉蒙特对EDSA在中国市场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并介绍了EDSA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计划。

  在美国和中国上海设有办公室的Sasaki设计事务所,是一家囊括各类项的国际性设计公司,其业务涵盖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景观、土木工程、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领域。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Sasaki一直站在中国的设计前沿,为中国各地的项目提供创新性与策略。在此次中,Sasaki对在中国15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并对中国的设计前景发表了见解。

  汤姆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是一家获得过各类项的景观设计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和中国设有工作室。自2001年创办以来,汤姆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关注于城市中独特的、能够体现城市及其景观内在特色的营造,试图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满足现实情况的具体需求。在本次中,里德回顾了汤姆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在中国的实践和经验,并希望通过“平衡设计”为中国营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BAU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设计事务所。2001年BAU在上海设立了事务所,将主要力量集中于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其项目涵盖建筑、城市设计与景观等领域。詹姆斯布莱利作为BAU的创始人,在此次中回顾了其团队在中国开拓市场的历程,并对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

  SAKO建筑设计工社2004年创立于,已完成70余项工程,业务涉及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事务所以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为中心,涉猎平面设计、标识设计、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其创始人迫庆一郎在本文中介绍了他扎根于中国的设计实践,以及他一直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的思想。

  West 8是一家获得过众多国际大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事务所。自1987年成立以来,West 8已经发展为一支由70多位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国际化团队。在本次采访中,事务所创始人阿德里安高伊策就近三年来West 8在中国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评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以“广州高塔三角洲设计课程”为案例,来探讨为实现新城市聚落的生态发展所进行的全新参数化城市设计过程。传统的总体规划通常会基于自上而下的发展愿景,提出单一的、静态的设计“结果”(最好的情况下会提供几种可选择的中间状态),使得设计往往无法应对场地特定的微气候、地形以及文化条件。在一个终将变化的场地之中进行“静止”性的规划,这样的策略只能创造应对短期需求的低效规划,从长远来看则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设计重演过程。我们的实验性研究试图挑战梦见掉头发传统的总体规划策略,利用一种自下而上、基于数据导向的策略,从而探索一种有机的设计过程,即针对建筑、城市/景观系统的新颖的形态衍生过程。该策略运用数字化运算来对特定场地上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行解读,尝试运用参数化模拟来展现随时间而不断演变的多样化城市发展途径,并创造能够同时应对高性能和类型学创新两方面需求的景观及建筑形态。

  对社会、生态和经济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将展现一种大多数设计师与决策者常常忽略的设计语言。通过利用影像以及地图等媒介进行探索性研究,LandLAB试图具有潜在复杂性的景观基础设施中所隐含的重重问题,从而对规划设计领域的某些观点提出挑战。

  LandLAB是一个构建于大学与土人设计之间的研究平台。2013年3月,LandLAB与来自大学和大学的学生共同开展了为期7天的联合研究课程。探讨如何减弱城市化对景观生态产生的影响。该研究课程以“后生产性景观的与更新”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土人设计的嘉宾进行和主题介绍。这是一个为学生、老师和相关专业人士设立的,可就景观城市化中的问题各抒己见、交流学习的研究平台。

  青年景观建筑师李本池先生的手绘景观图让人眼睛一亮,在这个计算机的年月里,自然地...

  1923年,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师勒·柯布西耶出版了《新建筑》一书,提出建...

  唐克扬,这位曾将库哈斯《癫狂的纽约》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城市学者与建筑师,又为中国读者奉上...

  唐克扬,这位曾将库哈斯《癫狂的纽约》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城市学者与建筑师,又为中国读者奉上...

  1923年,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师勒·柯布西耶出版了《新建筑》一书,提出建...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