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融合两岸设计优势 设计之泉浇灌产业沃土

※发布时间:2021-1-2 18:53: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王学兵和范冰冰“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拿出百万元金,在短短两个月的作品征集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全球的10733件有效作品,创下国内同类工业设计赛事首期举办便有此收获的新纪录——融合两岸设计优势 设计之泉浇灌产业沃土

  工业设计之于制造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泉州市委、市的高度重视下,泉州市工信局等部门以相关协会为抓手,出政策、育人才、推赛事,立足泉州强大的民生消费品制造业,围绕两岸产业融合互补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泉州工业设计与实体产业良性互动的“两业融合”新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培育,泉州超过90%的实体企业开始认识、理解工业设计的作用力;众多企业更是获评国家级、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每年以工作坊、设计营等活动为平台,数以百计的年轻设计师与泉州产业碰撞出火花,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各类赛事的成熟推进,从产业需求出发,泉州工业设计赛事的规模不断壮大。以两岸知名院校为起点,泉州举办的各类工业设计大赛的知名度已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

  去年全国“”期间,习总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两岸要应通尽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总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泉州各级党委积极作为,在原先民间民俗活动、农贸交易的基础上,寻找两岸产业在设计领域的互补共荣渠道。

  经过多年的摸索,泉州已逐步打造出五种两岸设计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模式:首先是以产引才模式,这一模式以2013年首度启动的“海峡两岸大学生暑期工作坊”为主要抓手,不断延续发展;其次是以平台及品牌活动聚才的模式,这一模式则主要借助各类对标产业升级的赛事为抓手;第三是线上线下模式,依托泉州的矮凳网专业设计线上平台,通过互联网渠道,不断增加企业与设计师在线上的黏性及线下的实际对接;第四是双向融合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出主要依托今年刚刚落地的“台北泉州设计中心”,为泉州产业建立对接前哨,进一步甄选优质的人才及创业项目,确保设计引智的落地实践性;最后便是政产学研一体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以今年落地泉州区的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为基础。

  五种交流模式并不单一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立足五大模式,泉州工业设计与产业融合正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聚焦,为泉州实体产业升级提供有效助力,让制造业更靠近消费市场、了解消费动向。也让两岸优秀设计师背靠泉州制造业支持,缩短设计周期,激发更多由产业土壤孕育出来的优秀设计作品。

  受益于泉州持续多年在工业设计氛围方面的营造,今年虽然面对全球疫情的负面影响,泉州拿出百万元金推出首届“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全球的10733件有效作品,创下国内同类工业设计赛事首期举办便有此收获的新纪录。本届大赛由世界设计组织(WDO)、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泉州市人民共同指导。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泉州市丰泽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承办。

  乘风破浪,勇立潮头,肩负“应通尽通”的历史,寻求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机遇,泉州正在全面培育优化工业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生态,用实际行动作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时代命题。(记者 王宇静 黄文珍)

  身在台北的白庭瑄没来过泉州,他通过台北的“泉州设计中心”平台,以陶瓷结合绿植的“白鸟部屋”创业项目参加了泉州德化海峡两岸陶瓷创客“i-china”项目评比,并入选30强名单。“泉州有丰富的制造业基础,可以帮助我完成自己的设计理想,很期待未来可以在德化创业。”他说。

  以设计为媒,两岸设计师及产业间的交流与融合已成常态。今年全市“”上,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杨学太提出了“以产业之花嫁接设计之美,打造设计青年‘第一家园’”的。他主张,要为泉州产业升级提供精准动力,打好两岸设计交流这张牌,通过各种平台支撑,以各式活动赛事引流,共建两岸设计人才交流新生态。(记者 王宇静 文/图)

  和白庭瑄一样,同样身在的贾勋宁也参与了海峡两岸陶瓷创客项目的评比并入围。不同的是,贾勋宁已是泉州常客。去年,她的作品获得了“何朝杯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金。今年,基于对陶瓷的进一步认知,她期待可以在中国瓷都,以陶瓷为载体,创作出更多新锐设计产品。

  依托制造实业之根,两岸设计人才交流之树正茁壮生长。早在2013年,泉州首度启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活动在泉州市工信局的引领下,初步形成“行业协会+本土企业+两岸高校”的运行模式。至今,泉州已连续举办了8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作为县级市的晋江举办了7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营。仅工作坊一项,累计吸引93家企业参与,累积参与1198人。其中502人,占比42%,累计为泉州企业设计作品2544件,截至去年作品率高达32%。工作坊为两岸工业设计交流活动开了先河,充分满足了“学生实践、企业创新、产业转型”的共性需求。如今,这一模式成为典范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在工作坊品牌效应下,对标特色产业升级及深厚的两岸交流基础,泉州各项工业设计活动赛事精彩纷呈:持续举办了7届的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举办了4届的“何朝杯”陶瓷工业设计大赛;安溪举办了4届两岸青年人才文创设计邀请赛;晋江举办了2届“伞都杯”伞具创意设计大赛;惠安举办了2届“我的最美校服”工业设计大赛等行业性工业设计大赛。这些赛事活动立足鲜明的县域产业特色,建立起多层级的两岸工业设计赛事矩阵,为产业注入两岸设计人才的新鲜血液,以“鲇鱼效应”催生设计新活力。“我们企业在与两岸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吸收了不少设计,正向促进企业研发设计团队。”多次参加工作坊的九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两岸交流这一源头活水的推动下,今年泉州工业设计赛事矩阵里又增添了“精兵强将”:昨日,泉州投资区举办首届“海丝杯”海峡两岸(泉州)工业设计颁活动,立足智能交通、健康医疗养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从古厝形制的茶具到滴水兽样貌的厨房沥水器,再到立足健康生活的自动手扶梯消毒装置等众多基于生活的设计新品有望落地,服务你我生活。同时,由丰泽区推动的首届“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进入评审阶段。此外,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于今年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以来,已产生30强创业候选项目,其中创客占据10席。预计今年内,将选择10个最终入选的创客团队落地,并获得孵化经费和品牌、产业链、资源、等全方位培育支持。

  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泉州有实业基础,缺乏设计人才;设计基础雄厚,每年有2万多名设计生毕业,急需获得个人成长机会。在此基础上,泉州抢先作为,在线上搭建专业设计类网站——矮凳网,用于支持各类赛事作品征集及产业数据传输;邀请设计界精英共建“泉州市工业设计专家智库”,目前已有设计学会理事长、大同大学副校长吴志富等30多名专家加入。

  在线下领域,为打造设计人才就业创业、舒适安居的“第一家园”,以“产业和市场导向、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做优人才服务保障”为思,泉州先后印发实施《泉州市涉台人才工作方案》《泉州市人才服务》。今年8月,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在投资区落地,并先后举办了多场“设计之声”沙龙分享会。“在服务中心的良性运转基础上,成功孵化了‘海丝杯’工业设计大赛。”投资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平台将为设计后续落地产业化提供服务支撑。晋江市设立海峡青年创客坊,吸引6家机构入驻;德化在设立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平台基础上,引入7位设计师共同参与陶瓷产品设计开发,打造“中国白·哲选”品牌及多款网红产品。陶瓷创客“i-china”计划便是在研究院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产一院”的创新模式已开花结果。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迪特与大同大学合作,设立“台北泉州设计中心”。参与陶瓷创客“i-china”计划的白庭瑄便是通过该平台了解泉州并参与项目活动的。据介绍,该平台定位为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创客,堪称泉州产业与设计人才对接的前哨及中转站。该平台围绕泉州乃至福建产业需求,在专家智库、设计服务、设计研究、人才教育、创客孵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积极探索两岸合作交流新模式。今年3月1日正式办公以来,聘请了12位专职人员,还特聘陶瓷大师王侠军、创新设计管理协会会长郑源锦、纺拓会理事长黄伟基等7位产学研界知名人士为顾问。截至6月底,已有300多名高校师生、设计师来访参观。对接征集19个创业团队,其中7个团队有明确来泉州创业的意向。在中心的推动下,“中国白”德化瓷也将入驻台北诚品中山店、茑屋书店。平台还先后与无事生活、odorfuder香水、teaone茶等品牌开展跨界交流合作,并举行 “设计泉州”5场沙龙活动,吸引了700多人次参加。目前平台已经开发产品41款,打样22款,7款产品进入模具生产阶段。

  已经完成作品征集的“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正在准备下阶段的初复评工作。受益于此前建立的“泉州市工业设计专家智库”,此次所有参与初复终评的评委专家都将在智库中抽取。智库中除了两岸知名专家外,还有国际数位顶尖专家学者。根据赛制要求,评委们将在线上对万余件作品做初步评审,最后遴选出百强进入候选名单并进入网络公开推选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进入终评阶段的产品将与制造产业结合,通过实体作品的形态加以展示。一枝独秀不是春,围绕“刺桐杯”大赛的推进,泉州借助各类具有国际范的活动,正在不断增强泉州工业设计整体硬实力。 (记者 王宇静 文/图)

  面对疫情,泉州首度以“刺桐”为名向全球发出作品征集令,两个月时间,设计作品如雪花般从全球各地飘向泉州城。根据主办方泉州市丰泽区、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分析,来自国际设计机构,境外(含港澳台)的参赛作品有1866件,占比17%,作品遍及欧洲、洲、南美洲、亚洲、 非洲、大洋洲6大洲。涵盖、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巴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南非、津巴布韦、等31个国家及地区。制造企业、设计机构参赛热情高涨,社会投报作品2274件,占比21%。同时全球院校也积极参与投报,大赛吸引了全球269所优秀设计院校的参与。

  剑桥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米兰理工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将与中国的大学、同济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同台赛创意。这场具有国际视野,荟萃设计精英的创意大赛,充分彰显了泉州市委、市的支持有力度,相关产业响应有速度。业界人士认为,泉州当前拥有众多工业设计赛事,未来期待可以凭借最终的实际成效来为各类赛事综合打分,培育一两个可以在国际上立得住脚的工业设计界大赛品牌,建立龙头赛事的引领作用,成就工业设计与产业交融的“奥斯卡”。以赛引人才、引创意、引资源,提升泉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彰显泉州以设计引领产业变革的决心与活力。

  除了区域工业设计类赛事深受国际设计界关注之外,泉州业界还进一步深耕年轻设计师群体的创造力,将设计展示工作做到极致,通过嫁接全球院校资源,与更多年轻设计师建立链接,吸引他们的设计目光。

  日前,2020亚洲新生代设计展(以下简称毕设展)获榜单出炉,大学美术学院官网同期发布祝贺信息,为获得银的两名学生发文祝贺。这场具有国际视野别开生面的毕设展发源于泉州,借助专业设计网络矮凳网孵化成型。经过数年的培育,矮凳网已吸引了全球近40万的设计师用户资源,借助这些年轻设计师资源,他们正逐步与全球,特别是“一带一”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院校建立联系,形成泉州工业设计巨大的人才资源支撑底座。此次首届毕设展就吸引数千件学生作品参展,最后在百件入围作品当中,评选出数十件获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送作品还是评选或是最后的颁,都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进一步打破了地域,最大化提高年轻设计师的参与热情。

  与经营企业品牌一样,立足泉州产业带需求,业界提出应该以“设计”为名,聚焦打造泉州现代服务业的工业设计品牌知名度。树旗帜、搭平台、占山头、立标杆、促融合,牢牢抓住泉州的实体制造业优势,通过现有的线上线下活动赛事及平台推动,结合相关的创业、人才支持政策,未来像“刺桐杯”这般具有国际视野,受关注度高的工业设计赛事势必将越来越多,泉州产业也将进一步“近者悦,远者来”的正能量信号。

  随着泉州工业设计赛事规模的不断壮大,泉州产业设计创作也得到两岸设计界精英及国际设计专家的认可。(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李孟远 文/图)

  大家好,我是荣鼐(Ron Nabarro)来自以色列。非常高兴收到2020年泉州市首届“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组委会的邀请,作为大赛国际专家团的高级专家参与大赛。我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保持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很重要。此前,我曾受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的邀请参加泉州“工业设计名师讲堂”活动,并与当地龙头企业深入交流。经过多次的线上沟通,我深切感受到泉州企业的发展潜能与强烈的创新意愿。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做的一系列设计活动的意义是借不同的视野展开大家对产业充满未来性的一种,这些活动会让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工艺变成一种台面上的显学,通过现今的效应,会给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从业人员带来一种荣誉感、一种产业的,逐渐去除抄袭的行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气氛。我们有责任“做今天的时尚,完成明天的经典”。

  经过多年与泉州产业的接触,我认为泉州与可以搭建一个运营平台,让参与其中的设计师用设计换取一定的酬劳回报。在知识产权的同时形成培育一个公平、的设计技术交易平台。可以通过现有的矮凳网及活动赛事来实现平台的交易功能,进一步打开两岸设计与产业的交流磨合窗口,缩短设计周期。

  泉州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特别在工艺美术这个行业,有那么多的工艺品种,极具鲜明的发展个性。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泉州很多特色产业都建立了全产业链基础。通过当地的重视扶持,正在全面构建协同发展、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品牌塑造、展示等多环节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链体系。有了这个体系,相关的资源嫁接也就更加容易。

  政产学研联合搭台,全球设计师为泉州产业提供好设计。以下是部分来泉参赛的设计作品展示,其中个别已实现。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及时准确地向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线。 联系邮箱:。

  

关键词:国际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