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箐的“吃茶去”是体验和接触,经济日报的“吃茶去公案”是在谈一种淡薄淡定的心态。深圳原创品牌吃茶去是发散一种快活、智慧的生活态度,推崇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见到廖伟不出三五秒,就能从他身上明显捕捉到平面设计师的影子,中色系短tee、宽松短裤、革皮凉拖,寸头下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斯文眼镜。悠游自在的总让人想到去年一个挺火的话题:别来找我了,我去…
滚滚,谁不向往内心的生活,如果说绝大多数人还在奋力游向这一理想彼岸,廖伟大概正在彼岸的沙滩晒太阳。
平面出身的廖伟,早年打交道的都是品牌商业硬广。我们虽然不在圈中,但对平面设计的工作日常多少也有所耳闻——项目跟进时加班到夜里十点开外寻常如便饭,提案的紧要关头一连几个通宵不着家也不是稀奇事。在这个行业岗位上,人仿佛是铁打的。
进退自如,浮沉自安——是职场人的理想心态,但有气魄能撂下挑子说放就放的,实属甚微。自打2001年南下深圳,廖伟便在这个强度极高的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循环往复的高压工作让他在应对工作时愈发得心应手,热情却一坠千尺。 2008年,缺水绿萝般打不起的廖伟,决定寻觅一些紧锣密鼓节奏之外的新鲜行当。
离面设计公司的廖伟,有段长达两三年的gapyear。在这期间,他拥有充裕的时间来沉淀自己,思考有什么是自己想做并且努力一把也能够达成的——站着就能摘到的果子总是没有跳起来够着的那个甜。廖伟开始在充满雾气的镜子明确理想生活的影子,有一搭没一搭的描画涂鸦,吃茶去的线条渐渐勾勒清晰。
2011年底,吃茶去正式成形。品牌取名吃茶去,公司命名慢物文化,光是看这些名字,就不难揣摩出廖伟性格里带着不躁的温吞劲儿。至于为什么取“吃茶去”这样一个名字,廖伟认为,时下很多社会人的生活状态繁杂到近乎糟糕,尤其在深圳这样风风火火的速食城市,很多忙碌并不必要或具意义。
吃茶去——关注内心,而非外相,讲究一种快活、智慧的生活态度,推崇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深圳——以拼搏奋进为主旋律, 高效和快速是这个城市工商业运转的代名词。在如此龙潭虎穴推崇“慢慢来的安逸”,似乎有些反差过大?廖伟对这个问题表示肯定,但同时也有自己的解读——“反差自然是有的,但我认为这种反差是好玩的,至少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和大家适应习惯的东西不一样。如果所有品牌的节奏都一样,大家的存在价值会弱很多。”
tee是廖伟最早着手投入创意的单品,一来质感棉tee是大多数男性人手N件的必备单品,二来在tee上做文章对于服装设计门外汉来说,难度最低。
一笔描画的葫芦图形,简单勾勒的山川线条,寻常不过的词汇短语,总能有点耐人寻味的意思。这种有意思不是一眼就看完就忘的花头,而是隔段时间还能拿出来反刍一阵的意味——这是廖伟在此前近十年平面工作里构建的独到审美和设计处理的功底凝结,也是吃茶去在消费群中快速建立记忆点的敲门砖。
关于衣服,廖伟认为现在对衣服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商业品牌、设计师品牌、集合品牌……应有尽有,风格样式已经多到让人困扰的地步。“我们既然决定要掺合进来,那做一点不太一样的事情。哪怕是基本款,也可以让基本款有吃茶去自己的味道在。”
尽管是以tee或衬衫这样中规中矩到耍不出一点花样的单品为主,廖伟还是对肩宽、胸围、收边工艺等细枝末节颇有讲究。“吃茶去自己的tee之间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吃茶去和其他品牌的tee之间会有很多不同。不然都是一件纯色tee,我们和无印良品之间有什么区别。”吃茶去现在对产品本身的倾注精力已大不同于往日:从前,廖伟只是把设计出来的图形文字,和选用优质棉面料的吃茶去版型的T恤相结合,侧重点在于装点设计;如今,廖伟开始在设计点上发展出刺绣、植物染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操心起是选有机棉还是精梳棉的面料定制。
除了最常规的tee,吃茶去在六七年的发展中,还衍生出了衬衫、外套、长裤、短裤、围巾等服饰单品,甚至将平面设计的东西发散到背包、记事本等其他品类,这种对生活日常的延展,为品牌力求呈现生活状态的意图,增添了一份力。
也许是随着年龄和心态的更为成熟,廖伟对着装选择上开始偏向没有明显设计痕迹的单品。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吃茶去的产品结构调整。关于吃茶去的产品规划,廖伟说未来会把识别性设计点的产品线和朴实纯粹质感的产品线五五开,抽出更多精力在质感的打磨上做一些尝试和研究。
廖伟整个人的气息都是往下走的,说话的语调和站坐的状态,都不太像这个时尚设计都市里忙着张罗一切的品牌主理人。他身上这种“不急”的特质,不仅出现在吃茶去的品牌调性上,也微妙的出现在商业运作上。
虽然吃茶去发展以来一直保持盈利的逐年上升,今年的同比增长率更是达到70%,但廖伟在讲述这些喜人的发展态势时,只轻描淡写的概括为“除开每个月的固定开支,会余下一点小利润。”廖伟自嘲道,“这种状态可能在专业人士看来比较胸无大志”,但放在吃茶去的生活语境下,物质皆有余裕,又似乎恰符合品牌和人物的设定。
采访接近尾声,我们让廖伟给吃茶去的现状评分,以10分为满分基准,廖伟在品牌的调性方向上打出8分,其他方面(设计拿捏+产品精确+生产稳定)只给到5分。
“我不想跑的太快,把吃茶去给做歪了,所以在速度上会有些慢。”这是廖伟对吃茶去在这些年商业发展的一句总结。除了主观把控的原因,廖伟也没有否认客观现实的不足——发展速度上的不急不缓,一方面取决于吃茶去的腔调不适合以商业品牌的模式迅速铺开,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综合体现了效率和资源的欠缺。
大规模的商业发展不是廖伟擅长的,他不适合也不想再重回精准商业模式锯链中做一个运转节点。但服装毕竟还是制造业,是制造业就会涉及体量规模。当吃茶去的生产体量还不足以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时,极易陷入大厂不想接单、小厂工艺又不稳定的尴尬局面,导致运转的不顺和周期过长。团队、生产、供应商等原创品牌在发展中可能的问题,吃茶去都在经历。
廖伟对吃茶的未来规划里,想要丰富产品类别,让质朴日常的生活场景更生动丰盈;想要增加SKU,把减法设计发散到更多服饰单品;想要扩大团队,有更多精力用在创造产品本身……思听起来有些朦胧泛泛,但聊到细节又具体清晰,一切都是围绕质感和趣味的产品为展开——“只有真正做出一些东西是别的商业品牌没有或罕有的,才能确保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只有当品牌拓展至有相对充足的驱动力,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产品本身,让自己在设计时有更主动的选择空间。”廖伟透露,诚品书店明年在深圳开业,吃茶去会以跨界的形式参与入驻,并且有计划适当增加其他城市的实体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投入更多气味相投的商业项目。或许,从前的廖伟对销售数字没有太大野心,但他现在显然已经意识并试图调整这种状态,表达出想要适当发力的意图。不同于纵横商海的生意人总是信誓旦旦的阔谈野心抱负,廖伟回应市场扩张时,用的都是“相对”“适当”这样谨慎而克制的词。略带矛盾又小心翼翼,像一个父亲在期待孩子长大,又希望永远守护孩子的自然纯真。
在我们的要求下,廖伟试着从吃茶的层面进行概述:“终归还是不想停留在售卖衣物的层面,而是希望呈现一些人们喜欢的生活。这种是本质的,是的,甚至可能是逍遥的。我们想把这些追求的朴实生活融入品牌,却又不想表达的太市井气,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也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因为或者绝不是某个品牌说要传递就能传达的,需要切实去把很多微小部分做到位,才可能被,达到对方那里,在慌乱的城市生活里产生慰藉和共鸣。”
在中破浪翻腾,是生而为人的宿命。但繁华落尽见真淳,至纯至真的东西才是心之所向。廖伟正是在求真求源的上自省解惑,最终发现凡事到头不如吃茶去。虽说逍遥自在不易,进退也未必都由得自己,但愿景终归是好。望得一日,你我亦能具鸡黍,吃茶去,不凭栏,不醉芙蓉,暗香诉清风,偷得浮生半日闲。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