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摄影> 文章内容

叶:平遥大展评论|中国摄影 VS 国外摄影

※发布时间:2018-10-24 1:29: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又见平遥,是希望能看到惊喜,遇见同道知音,也希望他人能在自己的作品前留步,怀揣着被认可的梦,离开后,总归要回到原先的生活中去,所有的一切渐行渐远。展览如果带给你一点震动或改变,我想,那是一座城一个展对于你的意义:观看与拍摄都是用来帮助的。不舍、淡然、遗憾、疲惫、喜悦、抱怨等等,平遥留给人不同的印象,也成就了她的话题和魅力。

  去年写平遥大展的文字时,注重摄影师的个案分析,今年把重点放在国际化视野和中国摄影的比较上。回望过去,80年代到90中期的乡土、90后的观念、00后的、10后的景观,都是时代在摄影上的某种投射,当然这些只是粗线条的框架分类,摄影总是不断缠绕的。中国摄影的变化脉络是因为世界摄影对中国的影响和自身社会发展交互后的结果。单纯从摄影的变化来看,我们的脉络与国际变化相差30-50年,而今天,这个差距将大大缩短,原因是信息和青年学子直接进入学习有关。

  在2015年写的文字《平遥归来说平遥》中,有一段:戴翔的《清明上河图》在连州获是类摄影的终结者;张克纯的《北流活活》在阿尔勒获是景观类摄影的终结者。未来的中国摄影正在酝酿一个新的亮点,这个亮点或许已经有点火花,发生在平遥或其它各处。

  时过3年,亮点是否有?去年平遥展上方小马的《人民》,丽水展上王嵬的《京张铁》,领衔编辑陈小波主持的《国家相册》等,已经为摄影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那就是文献摄影可能会激起浪花。我们的历史文化丰富到足够迎接更多更广的文献摄影来研究和传承。文献摄影是很当代的一种方式,就像古装戏和科幻片是相同性质的二种表达。

  特别重要的是,在摄影的语言表达上,我们几乎是用了30年来迎接和告别布列松时代的审美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者是钱海峰的绿皮火车、李政德的新国人、杨文彬的大学社会等等,他们规则,特立独行,直奔核心按下快门,为大众化的模式注入新风。有点魏晋风度下的骨气,找不到好的词汇来形容,姑且称之为“狂娟派”吧。

  当下的摄影类别已经被模糊化了,艺术观念都被充分的糅合,所以除了提到的关于摄影的阐述之外,对于正在进行的摄影探索,让我们回到平遥大展中,看看中外摄影师的最新动态。

  对自然的描绘,历来是摄影师们的喜爱,美好是拍摄的初因,但不是摄影追求的根本,他们已经从纯粹的自然中脱离。摄影师总是能不断挖掘机的能力,发挥想象的力量,最后呈现出来的非常有趣。

  他们从司空见惯的物件、自然中看到不寻常的那个部分,不用爬山涉水,就是近在迟尺,随手可得。汉林布看到普通砖块的结构所表现的坚韧;歌茨对于色彩与建筑的有特别的;何群益只是对农产品做了一个切面,就看到更为丰富的世界。蓝仲轩则完全用面粉构建了。

  很显然,摄影既可以展示它是什么,也可以展示结合人工处理后的样貌。现在我们不用辩论真实与非真实的意义,而是主动接纳展示在面前的,它就是一种图像化的真实,这是摄影带来的美妙。

  引用给何群益作品写的一段文字。禅语有句:一花一世界。把这句倒过来就是禅所要的意境:世界就是一朵花。再进一步延伸:世界就是一颗桃子,世界就是一只蘑菇,如是下去那是何等的美妙。大多数人一定不会苟同这个看法,而一旦有了这样一种意识,你的喜悦将是无限的。

  思想体现在摄影中,主要是通过照片来传递艺术家的态度、判断和哲学思考。摄影中的思想体现相对于其它艺术具有更直接的力量,能够及时反馈积极或消极的社会现象、文化特征、意识潮流,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变革,用照片来体现艺术家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影像看见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出见解。因此,优秀的摄影家一定是优秀的思想家。

  在英国院校作品中,亚当.郝斯特《的美德》思考的是男性气质的大众标准是否值得怀疑,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拍摄对象,稍显苗条和柔和,来调整通常的标准。巧合的是天津美院学生王纬敏,也在思考女性审美的话题,她拍摄的《斯为美》肖像,不是普通的审美表达,而是挑战审美标准。对于脸上的瑕疵,因为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很多人要去或美容,才有外形的自信。在她看来,美更应该是多元的和个性的。

  特伦斯.杰姆斯用面粉作为的异形体,暗示灵魂脱体的样貌。张溥的《我与我》是透视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和角色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气质。朱爱华在《我的城市我的乡》中,把简单到无法成为作品的照片放在一起,立即就有了灵魂,如魔术师般的奇妙。她的照片,极其锐利的观察到社会本质,由看到背后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

  在平遥观展的时候,只是将一些偏好的作品拍了下来,整理当中发现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东的影像有着某种不约而同的巧合。他们都很擅长用身体的局部、背影等做的思考暗示,都特别重视画外玄音,这样的画面需要有文本的参考,以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他们的创作行为。

  尽管他们的解说只是对个人而言的,比如:触摸恐惧、亲密、孤独、焦虑等等,但事实上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则有可能完全体会到另外一种,或者是纯碎的视觉之美,将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放在一起考量,你将得出不同的体验,非常有趣。

  在给生活馆的《正确打开方式》的文字中,试图将摄影的归纳到三个方面,尽管这样的归纳不可能准确涵盖全部,现在把这段文字中的二个部分:理解性、观察性的介入,放在这里,读者可以和摄影师的作品进行对照比较,对于所选的摄影师作品就不一一评论了。

  理解性介入:摄影可以不用文字或语言的描述,来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用直观的方式,留下某个相对真实的画面,告诉你看见的是什么情境、样貌和故事,摄影师需要驾驭画面,能够把这件事描述清楚,理解的范围包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观察性介入:观察性是指影像描述生活在发生的现象、变化和矛盾;能够看见日常行为中具有人性本能的特征;能够发现某个有意思的问题进行关注等等。艺术家们在一个领域里做深度的拍摄,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或集中采集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专题。摄影的介入,已经让他们成为某个领域的研究者。

  平遥的传统是每年向国内一位重要摄影家致敬,同时邀请一位国际大师来参展。尼尔?斯莱文的作品全部是团体照,安哥的家国岁月中也有很多是集体照,把他们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通过照片来观察这个国家的经济背景和面貌。

  安哥从现实中捕获中国人的生活痕迹,尼尔?斯莱文则是通过安排设计画面来传递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同是集体行为,我们看到差别的背后逻辑是一样的: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决定了集体和个体的行为方式。

  在山脚,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总是被遮蔽,看得不够远。到了山顶,一览无余,都能看得一样远。他们都已经站在山顶。

  22日晚和几位没有离遥的生活馆摄影师一起晚餐(AA),席间基本上在聊摄影,讨论大展中的作品,有时候私密性的聊天更加实际有效。现回忆其中的几个片段。

  这二个问题是一个性质。看展和摄影如果是反过来做,效果可能比较好。看不懂的使劲看、反复看;看得懂的简单看、快速看。当然最后可能还是看不懂,不要紧,毕加索在回答他的作品时,有个比喻很妙:早晨起来听到鸟叫,好听吗?好听。听得懂吗?听不懂。那就对了,好听就行。

  看展也不需要完全看懂,而是沉侵到那个语境里面,在里面染,时间长了,自然就着色了。下次你出手,照片的画面感就不一样了。每年平遥有那么多的国外作品,都被看不懂而放弃,好可惜。摄影也是一样,最好不要按部就班,而是直接进入当代摄影,这样就特别容易。为什么年轻人拍的好看?大多数人总是流连忘返在80年代摄影风格中,所以永远突破不了自己。女性都有个超强能力,进商场扫一眼,就知道那个是新款,立马拿下,旧款打折也不要。可是拍摄却一直按照老款来,问题在这。

  真正好的作品不是学来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天才的地方,可是我们学习他人恰恰了自己。不学也不行,不学无术。最好是介于学与不学之间。初中级的要学,高级的没。摄影的学习,很多都是在学相机的功能,很少涉及相机的能力。

  这次那么多国外的好作品,有点茫然无措,学哪个呢?有一个秘密,藏在其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国外每一位摄影师的简介?答案就在那个。

  国外摄影师简介上的描述,都是某某摄影师在研究什么,探索什么,对什么有兴趣。而中国的摄影师介绍,都是什么会员、什么项、参加过什么展览等等。这就是相机的功能与能力的区别。摄影师应该是成为某个领域的研究者,或者因为拍摄而研究,或者因为研究而拍摄。这个研究的起因是兴趣或有趣。从这个很有趣开始,是摄影的径,也是摄影具备更多可能性的关键。从有趣到成为研究者,我相信照片自然就有了看点和深度。所谓的图形影调或内容思想,也就在拍摄项目需要中完成了,可惜大多数人做反了。

  不知道如何当,可以说一点小体会吧,比如做策展人的基础。预备策展人需要有10万照片的阅读量;起步策展人需要有50万张照片的阅读量,合格策展人需要有100万张照片的阅读量。这个数字并不,可以做到的。阅读量主要是建立宽阔的视野、对照片特征的性、对照片思想的辨别能力,做一个摄影师则完全不需要这个,阅读多了可能还有坏处。阅读量达到了,不是说就是一位好的策展人,而是一个基础。还需要其它的,比如了解制作材料、沟通、平面设计、空间想象、写作、个人品味等等,很像是有点艺术的包工头。

  没有卖过作品也没做过画廊,所以这个说不好。假如自己想买的话,应该要符合二个买点:1具有性,2能体现最简单最朴素的人性照片。(这个说法比较抽象,现场做了比喻)性是指照片能承载某个时间节点的历史和文化面貌;或者相反的一种照片:可以超越某个时间节点的内容,具有更长的耐看特点。就像酒一样,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喝。

  第2条也是摄影的关键,最朴素的人性是没有办义的,举例子:肚子饿了想吃饭,身上痒了自然去挠挠,就是最朴素的人性,是摄影的表达核心,大师们拍照片其实是不累的,因为他们和朴素的人性保持一致,所以,处处是照片,拍起来轻松自然,照片温馨能人。我们很用力的去表现,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很苍白,恰恰表现不了什么。

  平遥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大师与发烧友可以并列。今年的大展,国际化最明显,柴油机和棉织厂的一半以上是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分类规划分区策展”也比往年更清晰,是最好的学习课堂,撑得住“国际”二个字,类似口的阿尔勒摄影节。

  法国著名策展人,前Getty图片库总裁Dominique Charlet(多米尼克·夏莱 ),他在名片上用“沙磊”做他的中文名。

  很巧合,在《苗家》的展场相遇,也许是出于礼貌,他说很喜欢这里的照片和展览,希望我去他的展位谈谈策展,就这样定了。在此之前,没有和任何一位国内或国外策展人正式交流过策展内容。

  沙磊是认线展馆《回声》作品前,从每一位摄影师的照片意义、展览衔接和呈现呼应、到回声的想法与作品之间的联通,他滔滔不绝以及回答我的问题,一共讲了近2小时,直到服务生催促场馆关闭,非常感谢组委会派来的大学生翻译,遇到一些复杂词汇的挑战,最终完成了任务。

  面对《回声》展览,如果没有沙磊的解释,我肯定是无法全面理解的。他首先说明将10位摄影师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的原因:在我们每一人的生活,总是有有低谷,有波浪有平静,你不可能是永远停留在动态流动中,总归是要回到平静里面。选择的摄影师都是基于这些思考,用图像来进入各自的内心,从自然、人与自然到人与社会逐步展开,彼此呼应,产生回声。(现场翻译这些非生活化语言有些难度,文字是根据现场意思重新表达,后文亦如是)

  沙磊:有的是为了说明摄影师主展照片的起因,有的是根据作品内容来配合延伸的,作为回声效果而设计选择的。(综合举例)图1:摄影师的姐姐是位病患者,她长期照顾姐姐,在面对病人和亲人的状态中,她的心情并列呈现的照片,有时激烈不安甚至躁动,有时平静,床上的痕迹表示动态,海的照片则是回归平静。图2:三个猴子的照片,是在说明和猴子和城市中孤独的人的关系,人在城市巨大结构中生活得就像一只猴子,而猴子在它们的中生活得像一个人。最右边的那只猴子正好在看着城市里面的人。

  提示:沙磊在计划展览的前期,看了摄影师的很多照片,为每一位摄影师选了其它照片作为展览的回声关系而特别呈现的。其它的作品就不一一描述了。

  沙磊:在山谷里听回声是由大到小逐步回落至最寂静的状态。《回声》在每一段的结尾是最为平静的时刻。展览策划前要求每一位摄影师根据自己的作品节奏,再去专门拍一的照片,为适应他们的作品,对明亮度做相应的调整,作为结构的关系和回声的效果而加入的,也是刚才提到的整个回声都是讲述自然和社会各种状态下,由动态到静态、到低谷的规律。

  沙磊:策展人和摄影师有许多地方的理解会有差异,比如摄影师喜欢彩色,但这个专题或许是黑白比较有意境,也可以和后面的作者产生关联的视觉效果,我就采用黑白,并且用1张彩色来做过度性的进入。

  他的解释之后,我对翻译说,有重要的问题要问,需要逐句翻译,现场的观众都竖起耳朵了... ...

  沙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反复和摄影师沟通,告诉他们关于我的想法,虽然彼此意见不同,但最后总是愉快的达成一致。

  笑回:你的回答有的水准,属于温和型,我是简单型的。经过多次经验之后,给熟悉的摄影师做展览,从选片、定方案到上墙,都省去了与摄影师沟通环节,摄影师直接来参加开幕仪式了。

  背景:这组作品名字叫中国,主要是在上海拍的,讲述城市里的生态,巨大拥挤的建筑已经将绿色缩小到最低限度了。作品陈列是树木逐渐减少的方式。

  沙磊:非洲人的生活是自在的,属于自然原生态的生活,而这些照片里面,人为的痕迹很多,绿色没有了,不是自然的生活,希望能回到自然的中去。

  问6:噢,那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根据这组作品,你个人是希望在非洲生活,还是愿意在欧洲生活呢?

  听完沙磊关于策展的思,对我的很大。回顾之前的策展,自己会考虑摄影师的作品观看秩序、数量与大小、展览气场形成、空间和视觉关系,也会考虑观众的心理,但没有像沙磊这样从添加的内容去增强作品的内涵,以及整组作品最终给观众传达什么样的讯息和思想。展览背后为摄影师所做的大量筛选工作,对每一人的深度研究和调整,尤其是他对群展中作品关系的衔接处理,真的让我受益良多。感谢沙磊的分享,感谢平遥每年带来许多国际水准的摄影展览。

  叶现代摄影网和感光教育创始人,先后策划过国际国内摄影展20多次,2016年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策展人。2013年被评为中国摄协函院优秀教师,担任5届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评委,为多家撰写摄影评论文章,并于新加坡和国内许多高校,致力于推动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摄影展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痦子的位置与命运图

  

关键词:摄影图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