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相信不少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微博首页看到了这样一部短片七分钟的时长、应景的“春运”话题、任性的“只用iPhoneX拍摄”一个个标签叠加起来,在向来情感细腻的陈可辛手中,这部名为《三分钟》的苹果“软广”轻易地就触动了无数在外的游子的心弦。
其实,被称作国内一年一度大迁徙的“春运”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话题。严肃如《列车》,戏谑如《人在囧途》,都对这个牵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大事给予过或多或少的关注,这些作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由旅客的视角铺展开的:扛着大包小包的他们坐着一列列火车越过,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固然焦急,却仍旧难掩团圆的欣喜。在他们匆忙的身影间,乘务人员的形象似乎总是有那么一点不近人情:他们穿着统一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乘客的焦急和劳累对他们来说仿佛早就司空见惯,甚至有些时候相对于观众容易代入的归心似箭的旅客来说,鲜少能分得几个镜头的他们看起来多少接近反派角色。《三分钟》难得的一点就在于,它终于将故事瞄准了“乘务员”这个大家熟悉到时常忽略的群体。
我们会在新闻中看到春运时的乘务员只能借停车、错车等瞬间短暂相聚的片段,但在电影中,类似的呈现实在算不上多见。三分钟一分一秒地流逝,分离多日的终于在人流中相见时,牢牢记着妈妈的儿子却在用这段格外宝贵的时间紧张地背着九九乘法表。这个情节乍看起来有些荒诞,有些煽情,可它又是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陈可辛用一部七分钟的短片,从细节着手,扎实地向观众们呈现了规模如此宏大的“春运”是如何有序运行的。我们往往在关注旅客的分离团聚,却很少关注到这些旅程背后的守护者。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众多仍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乘务人员的确值得大家为他们送去一声感谢和一句祝福。
在影片的拍摄手法上,相信有不少观众和我一样,在没有点开影片时,看到“用iPhoneX拍摄”几个字,会对《三分钟》做出这样的预想粗糙的色彩和音质,摇晃颠簸又几乎没有被剪辑过的长镜头,奇怪刁钻的角度,类似纪录片的叙述方式但显然,除了运用了一些摄像机难以拍摄到的特殊角度,陈可辛手中的手机和摄影机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在给出的花絮中可以看到,一部手机之所以能够拍摄出这样的影片,还依赖于稳定器、无人机、镜头等各种烧钱的“外挂”。陈可辛自己曾打趣说,如果这部短片交给贾樟柯来拍,他一定会保留那些摇摇晃晃的镜头。这个玩笑看似简单,但它所触及到的问题,远比这句话本身要复杂得多。
手机和更早一些的家用DV对电影产生的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在它们诞生之前,电影的拍摄被牢牢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中。没有专业的摄像和放映设备,观众对于自己所能看到的影片的选择权其实是受到的,供他们选择的范围永远只是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方事先画好的一个圈。但这样的情况随着家用DV和手机的诞生渐渐有了转变,尤其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的助益下,普通人也有了拍摄“电影”和表达的机会,每个人都有着成为“导演”的可能,尤其在当下的自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了比之前更多的话语权,手机在其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它是许多人最容易接触到和掌握的镜头,也连通了作者和外部世界,为无数作品提供了发表和被观赏的渠道。
与许多其他在网上大受欢迎的短片一样,这部由手机拍摄的《三分钟》的迅速走红依赖于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转发和评论,再加之影片最后一部分对网友发出的拍摄和分享自己手中团圆时刻的邀请,我们不难看到,无论是主动也好,无心也罢,大导陈可辛的这一次尝试都在向大家证明,以手机为重要代表元素的新的已然对传统的电影行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紧随而来的又有另外一个问题中国有无数的大导,为什么苹果公司选择了陈可辛?事明,这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尽管是用一部iPhone完成了拍摄,但总的来说,如果不是有事先的提示,《三分钟》呈现出的效果很难让观众注意到这个事实,而它也似乎在刻意回避这一点。考虑到它本质上是一部广告,用接近摄影机拍摄出的画面来证明手机本身成像功能的强大其实无可厚非。苹果公司之所以选择陈可辛而非贾樟柯,明显在于前者的风格更适合这样一部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温情广告。
虽然同样在关注物的生活,但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偏爱的是一种真实到近乎表露生活“一地鸡毛”本质的风格。在拍摄时,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的他们强调运用真实的自然光线、摇晃的长镜头和许多观众们不熟悉的陌生面孔,由此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说得更为直观一点,也许这个题材到了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手中,我们最终看到的,可能就是一部借春运来表现人生彷徨的作品,手机拍摄时摇晃颠簸、景深不够、画质粗糙等种种无法避免的缺陷反而会被他们当作一种表现真实的手法无遗,一支广告真正的目的也就此打了水漂。同时,当下“春运”中人生百态也显然不在张艺谋、陈凯歌等热衷于历史题材的第五代导演的兴趣范围之列,所以总的来说,选择让陈可辛来执导这支广告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从让姜文姜武兄弟为广告配音,到现在启用大导关注中国的现实社会,苹果公司的中国本土化做得越来越深入。总的来说,也许手机拍摄对《三分钟》而言的确更像是个噱头,但对苹果公司和导演都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