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时候,科学家是大多数的我们真真切切的梦想;长大后,科学家却慢慢地成为我们渐行渐远的奢望。科学家们也似乎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高冷范儿”十足的群体,变得“不为人知”。幸运的是,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科技名家风采录”拾得机遇,近距离地接触了80余位科学家,却发现,在他们这里,“初心”不改,犹在。
本期科技名家风采录专题策划,我们挑选了其中10位科学大咖的故事与您分享。我们相信,除了记者,你们也一定会为之。
李小文:一双布鞋,三分侠气
2014年4月,李小文因一张光脚穿着布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的照片而迅速走红,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扫地僧”、“布鞋院士”,随之,关于他的传奇人生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李小文:布鞋院士
2015年,1月7日,李小文院士获评2014年度“师大”新闻人物。颁词这样描述李小文: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梦也科研,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也是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欧阳自远:嫦娥系列就像自己的女儿
欧阳自远,193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名字“自远”二字取自“有朋自远方来”,而他的一生似乎注定与遥远的星空结缘。 2015年9月28日,科技名家风采录独家专访欧阳自远,前后多次“叨扰”,却换来满满的尊重与。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欧阳自远:寻梦广寒宫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欧阳院士耐心又真诚,回忆了嫦娥系列卫星的研制发射,情动之处,眼中甚至泛出了泪花。谈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他动情地给我们讲起了当时的场景:“突然,报告说被月球抓住了,就是嫦娥一号没飞掉、也没撞上,被月亮抓住了,能绕月亮飞了。我们两个老头抱头痛哭,这是我经历的应该说是在嫦娥一号当中最难忘的一个时刻了,因为它渡过了,渡过了危机,它平安地进入到它正生发展的轨道。就像女儿一样,她已经能够自立了,而且已经按照她生命的前景自己在努力,在完成她的。”
在谈到科学家做科普时,欧阳自远感慨颇多。他说,近十多年,自己一直做科普报告。他的听众层次多样,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官员,连院士的版本都有。现场,大家的反响很热烈,事后,还收到各种各样的来信,让他觉得很满足,很值得。他说:“正是这些反馈,让我总觉得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做科普。”
吴孟超:走不完的医者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2006年,吴孟超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命名为“吴孟超星”。
吴孟超常常这样年轻人:医者就要凭,缝愈术后伤口要靠得是技术针线,没必要偷懒让患者痛苦,额外还多花卡子等材料钱。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吴孟超:柳叶刀上的肝胆春秋
他也的确固执,谁说退休就要离开临床?医生讲究传教帮带,不仅需要一旁指导,手艺更要手把手,教出来。他说长寿他自有高招,跑步锻炼浪费时间。看病、、门诊,精力用在治病,心情舒畅自然身强体健。人人都说他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得主;他是了不起的肝胆外科学家。而他却说我只是一名军人,尽着军医应有的本分。尽管已是94岁高龄,吴孟超却总是坚定的告诉自己:“不管年龄多大,每天两台、三台手术,我行。哪一天在手术台上倒下了,那时会感到幸福。”
刘先林: 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
刘先林,1939年4月出身于桂林,是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刘先林:把地球搬回家的怪老头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位梦华:我曾到过曹雪芹笔下的天堂
1982年,位梦华首次踏上南极,成为最先登上南极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不曾想到的是,极地的神奇却从此牢牢抓住了这个不甘寂寞的人,看着其他国家的同行在这片冰雪世界的成就,位梦华暗自着急:“要真正认识地球,必须认识两极。国家已经研究了几百年,中国人却站在‘圈子’外面,这对子孙后代而言是说不过去的。”
两极科考的艰辛,在大多数人看来,有点难以想象。可是在位梦华这里,却总能够“苦中作乐”,他几度徘徊在边缘,却为自己能见识“天堂之美”而感到庆幸;差点成为北极熊的“猎物”,他却依然被它的可爱征服;在他的眼里,企鹅是最善良的动物,与它们交往,只有满心欢喜,就连在帐篷里因为温度太低,呼出的气瞬间变成雪花,在他的描述里,也成了浪漫的瞬间。
王淦昌:用一生诠释“科学救国”
王淦昌,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
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中,王淦昌是学生中的一员。他亲眼看见许多同学被段祺瑞的枪击中,倒在血泊里。之后,满腔的他在的提点下明白了科学与爱国紧密相关,于是暗下决心:献身科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不再受到!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王淦昌:走到诺门槛的两弹一星元勋
对自己许下的科学救国的诺言,王淦昌用了一生来实现。1953年至1956年,王淦昌领导建立了线实验站,使我国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三年后,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和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正当人们把王淦昌看做诺的有力竞争者之时,由于国家急需组建自己的核武器研制专家团队,他毅然放弃原先的研究领域,隐姓埋名17年,到到西北核武器研制指导并参加了中国、氢弹研制工作。在严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他经常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对每项技术,每个数据,每次实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了一次一次实验的成功。
崔之久:我应该像个勇士,死在冰川上
崔之久,我国地质地貌学家,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先行者。
2015年8月14日,科技名家风采录栏目独家采访了崔之久教授。也正是这次,崔之久那些不曾为人知道的经历与心迹让记者一行为之触动。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崔之久:耄耋之年的冰川梦
崔之久研究了一辈子冰川,写了一辈子文章,这里面,既包含了他对冰川倾注一生的,也有断指伤眼、失去队友的撕心之痛,更有因为忙于事业却忽略了对家庭照顾的万般亏欠和,而这一切,只因他对雪山冰川无法告别。
在崔之久看来,从事冰川研究就像是和对话,是用人类的智慧去推敲大自然摆下的无声谜题。面对曾无数次插肩而过的死神,他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怕死,我怕死在病房里,我拍死的不值得,我应该像一个勇士,死在去科考的上,死在冰川上。”
喻树迅:活在棉田里
喻树迅,我国著名的棉花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
你要问他什么活计苦,他会毫不犹豫的说,种棉苦,他自小随大人劳作,收花、打药、捉棉铃虫,劳动量大不说,还有丧命风险。你要问他什么活计乐,他会毫不犹豫的说,种棉乐,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增产、抗虫、创新模式,新疆建设兵团,每亩种棉一年只要劳作三天。
他出生于湖北农家,怀着让农民富起来的朴素愿望,在棉花研究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种棉周期缩短了、虫害问题解决了, 百姓乡亲以他为荣,国家也拥有了自主种棉的领先技术。
但谁又能没遗憾呢?长期的外出考察调研实验,家庭的责任担得少了,父子的关系也生疏了。直到中风倒在棉田里,醒来时看见儿子焦急的脸,他流泪了。
徐星:化石不会,科学家就要忠于
徐星,1969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著名恐龙学家。1999年,徐星提出并纠正了美国《国家地理》“古盗鸟”错误报道,对此,他说,化石不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就要忠于。
徐星的研究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他和同事首次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始祖鸟一样重要的,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第一份的;首次发现单指恐龙;发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发界上最早的角龙类、最早的恐爪龙类、最早的镰刀龙类、体型最小的兽脚类恐龙和体型最大的窃蛋龙类;他的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誉为“里程碑式的”。
徐星被称为古生物界的“中国星”,《自然》2012年曾为他写下过这样的评语:“徐星革新了恐龙进化研究,帮助中国成为古生物学的动力室。他已经给60多个进行了命名,比今天其他任何一个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所命名的都多,并且他今年只有43岁。”
王乃彦:奋不顾身的“氢”色岁月
王乃彦,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核武器的设计、实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独家视频】科技名家风采录——王乃彦:“氢”色岁月
在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科研工作期间,只要是王乃彦参加的实验,他都戴着防毒面具,冒着辐射的去回收试验设备。氢弹的威力让实验场的都变得坑坑洼洼,里面尘土飞扬,都是放射性。但他说,自己“没有害怕,当时就是想着完成任务。”有一次,一个同事告诉他放射源丢失了,王乃彦紧张地四处寻找,竟在棉花里将源抓了出来。如此近的距离,是严重的超剂量了。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转氨酶和白血球升高了不少。医生让王乃彦好好休息补养,然而还没到一礼拜,他就不顾妻子的阻拦又回去工作了。
即便如今已80岁高龄,王乃彦仍心系科研和科普,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不仅从没退下科研一线,每周都去郊区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上班,还频繁奔赴于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科普活动。王乃彦说,他很幸运,在成长的道上一直有良师相伴,自己才走到今天。正因如此,他明白引导对青少年的重要性。他说,自己的“小手”是老师的“大手”拉过来的。如今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引导青少年,把他们带到科学研究里面。
(网记者 宋雅娟 肖春芳 金赫 蒲潇)
推荐: